43岁李姐遇上会“伪装”的甲状腺滤泡性肿瘤,田庆中主任巧手解危机
2025-05-01
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
滤泡癌病死率较高
发生转移的患者
10年生存率仅为23.6%~28.0%
(数据来源:中华普通外科杂志)
图源网络,侵删
超声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但相比于甲状腺乳头状癌 滤泡癌缺乏典型的超声征象 它的超声表现与滤泡性结节 滤泡性腺瘤等不易区分 除非甲状腺癌发生转移 否则仅凭超声检查 很难诊断甲状腺滤泡癌
肿块小、位置偏、穿刺难
43岁的李女士(化名)带着这样的疑惑来到田庆中甲乳工作室。彩超检查显示,她的右侧甲状腺有单个直径约4mm肿物,肿块比较硬,边界不清。结果提示甲状腺右侧叶低回声:TI-RADS 4B类。
田庆中主任为她分析报告:4B恶性程度为10%-50%,肿块为单发结节,你看周围有不规则晕环,可能出现对周围组织的微小浸润,疑为滤泡性肿瘤。 “能不能先穿刺看看结果呢。”对于自己的甲状腺肿物,李女士显然做了充足的功课。
图源网络,侵删
田主任肯定了她的行为。无论癌症还是良性肿瘤,很多患者觉得肿块小,先观察等长大了再说。但并不是所有癌晚期才会转移,甲状腺微小癌(直径<10mm)也会出现转移的情况。 由于超声征象不明显,有些医生或患者会考虑穿刺。像李女士这样长在甲状腺右叶背侧的微小肿物,位置隐蔽,结构复杂,体积也小,本身并不适合穿刺。而且,针对滤泡性肿瘤,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会因为穿刺对术后病理的影响增加假阳性率,导致误诊。
田主任提醒: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大部分是良性的,但也有部分是恶性的,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理: 1、肿瘤>2cm; 2、出现不好的信号,如界限不清、有钙化、分级在4级以上。 (个体病情存在差异,具体治疗方案,需详询专业医师)
巧手拆“弹” 解除警报
在密切观察与切除之间,李女士选择切除。通过肿物切除术后的病理学检查,判断良恶性。 田主任术中探查见甲状腺右叶上级背侧肿物,质硬,边界不清,直径约4mm。快速冰冻病理结果回示:(甲状腺右侧叶)微小滤泡性腺瘤伴局灶钙化,最终诊断需通过石蜡切片确认。 田庆中主任术中
滤泡性腺瘤虽是甲状腺良性肿瘤,但边界不清,质硬,有向周围组织浸润的趋势,存在向滤泡癌(微小浸润型)转化的可能。 田主任介绍道:滤泡性癌的总体恶性程度低,滤泡癌侵袭性较强,约有10%-15%经血行播散发生远处转移,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和肺。部分患者以转移病灶首发,经MTD会诊后,才确定是原发于甲状腺的肿瘤。
勿以瘤“小”而掉以轻心 早筛、早查、早诊、早治 是提高甲状腺癌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田庆中甲乳专家团队工作室 周一至周日全天在线为患者答疑 每周六(上午)田主任亲诊
推荐
温馨提示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。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,请及时来院就诊。
立即预约